2022年12月8日,3044am永利集团“思贤讲堂”系列讲座在3044am永利集团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(中国史组)成员兼秘书长李帆教授应邀为永利师生作题为“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认同”的线上学术报告,讲座由欧阳恩良副校长主持,3044am永利集团陈华森院长及中国史、学科历史等相关专业师生线下参会。
李帆教授系统梳理了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认同,着重对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。
一是“中华民族”观念的提出与演变。李帆教授经细致考证得出,“中华”一词起源于魏晋,是从“中国”与“华夏”两个名称各取一字复合而成,指代天文地理之分野,后被世家大族用以自称。至近代,西方“民族”概念传入并与“中华”一词相结合,从而构成了“中华民族”这一词汇,相应的思念观念也就此产生。鸦片战争后,国难日益深重,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。国难当头之际,满族统治者、立宪派、革命党人争相使用“中华民族”概念号召国人。“中华民族”在各派的论争中愈发受到国人认同。中华民国的成立,直接以“中华”为国号,增进了国人对“中华民族”称号的归属感。
二是两种不同的民族认同意识及其论争。李帆教授对梁启超、杨度等人“大民族主义”和“小民族主义”的观点进行了细致阐述,其后谈论革命派如何对立宪派观点的进行反驳。立宪派倡导把西方的民族国家理论与中国的历史现实结合起来,以“大民族主义”观念解决民族,建立君主立宪国家。革命派激进知识分子则提倡排满革命,彻底推翻清王朝,建立汉族统治的单一民族国家。双方各抒己见,互有交锋,在各自的认同之路上前行,尚未交集并形成共识。
三是中国民国的建立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。李帆教授通过论述革命领袖孙中山民族观从具有浓重排满革命特征,到提出“五族共和”思想并付诸实践,最终接受“中华民族”观念的转变这一过程,体现了中华民族观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发展,而中华民国的建立直接在体制上、法律上、家国情怀上促成了中国民族认同的实现。随着历史的推移,这样的认同越发稳固,最终形成全民族的共识。总之,“中华民族”概念从出现到被中国人民深深认同经历了从“自在”到“自觉”的复杂曲折的过程,最终成为整体中国人民的民族称谓。
一审(校):罗泽民 二审(校):朱楠楠 三审(校):陈华森